Related Reading
Search Clinical Content Search Health Library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Z Listings

肺炎(兒童)

肺炎是一種肺部感染。其可能由病毒或細菌引起。

兒童肺炎的症狀可能包括:

  • 咳嗽

  • 發燒、發冷

  • 嘔吐

  • 呼吸急促、喘鳴或呼吸困難

  • 難以取悅的行為

  • 食慾不振

  • 肚子(腹部)疼痛

  • 胸部不適

肺炎是由細菌或病毒引起。當由細菌引起時,通常使用抗生素藥物治療。您的孩子應該在接受此藥後 2 天內開始好轉。肺炎通常會在 2 週內痊癒。病毒引起的肺炎不會以抗生素治療。最長可能持續 4 週。

图示双肺和支气管的位置,同时给出肺泡详图

居家照護

在家照顧您的孩子時,請遵循這些準則。

液體

發燒會使您的孩子體內失去過多水分。您需要補充流失的水分。未滿 1 歲的寶寶:

  • 繼續定期餵食母乳或配方奶。

  • 在餵食之間,按照您孩子醫療人員的指示給予口服補液溶液。這是您可在雜貨店和藥局購買的飲料。您不需要處方。 

超過 1 歲的兒童:

  • 給您的孩子大量液體。這包括水、果汁和不含咖啡因的汽水。您可以給孩子薑汁汽水、檸檬水、水果飲料和冰棒。

餵食

如果您的孩子幾天不想吃固體食物,沒有關係。請確保孩子飲用大量液體。

活動

讓發燒的孩子在家休息或安靜玩耍。鼓勵經常小睡片刻。當您的孩子已退燒、飲食良好且感覺好轉時,便可重新前往日間托育或學校。

睡眠

您的孩子有時候可能會出現失眠和易怒。這很常見。鼻塞的孩子在抬起頭部和上半身時睡得最好。您可用 6 英吋的方塊抬起床架的頭部。

咳嗽

咳嗽是這種疾病的正常部分。床邊的冷霧式加濕器可能會有幫助。尚未證實非處方咳嗽和感冒藥有幫助。這些藥物會引起嚴重副作用,尤其是使用於未滿 2 歲的兒童時。除非醫療人員有指示,否則請勿為未滿 6 歲的兒童給予咳嗽和感冒藥。

請勿在您的孩子周圍抽菸。請勿讓其他人在您孩子附近抽煙。香煙煙霧會使咳嗽惡化。

請勿給未滿 1 歲的孩子吃蜂蜜。

鼻塞

使用橡膠球注射器抽吸嬰兒的鼻子。在抽吸前,您可以在每個鼻孔內滴 2 至 3 滴鹽水(生理食鹽水)點鼻液。這將有助於去除分泌物。生理食鹽水點鼻液可在藥房取得。您不需要處方。 

藥物

請使用 acetaminophen 治療發燒、難以安撫或不適,除非有開立其他藥物。在超過 6 個月的寶寶中,您可使用 ibuprofen 取代 acetaminophen。如果您的孩子患有慢性肝臟或腎臟疾病,請在使用這些藥物之前與您孩子的醫療人員討論。如果您的孩子曾發生胃潰瘍或者胃或腸道出血,也請與醫療人員討論。請勿將 aspirin 或任何 aspirin 產品給予未滿 18 歲且生病伴隨發燒的任何人。此藥可能導致會引起雷氏症候群的嚴重疾病。這可能導致腦部或肝臟損傷。

若開立抗生素,請持續按指示給予此藥,直到用完為止。即使您的孩子感覺好轉,也要這樣做。請勿讓您的孩子服用超過或少於處方開立的抗生素。

追蹤照護

若您的孩子未好轉,在接下來 2 天內聯絡您孩子的醫療人員,或者依據指示進行。

如果您的孩子接受 X 光檢查,放射科醫師將對其進行評估。若有可能影響您孩子照護的任何結果,將向您告知。

應何時接受醫療照護

如果您的孩子出現以下情況,請立即致電醫療人員或尋求醫療照護:

  • 在開始抗生素治療後發燒達到華氏 100.4 度(攝氏 38 度)超過 48 小時

  • 呼吸急促。有關出生至 2 個月大者,每分鐘呼吸超過 60 次。有關 2 個月至 12 個月大者,每分鐘呼吸超過 50 次。有關 1 至 5 歲者,每分鐘呼吸超過 40 次。有關超過 5 歲者,每分鐘呼吸超過 20 次。

  • 喘鳴、咕嚕聲或呼吸困難(請撥打 911)

  • 耳痛或鼻竇疼痛

  • 頸部僵硬或疼痛

  • 頭痛

  • 反覆腹瀉或嘔吐

  • 異常難以安撫、嗜睡或意識混亂

  • 新出現的皮疹

  • 癲癇(請撥打 911)

  • 脫水徵象,例如寶寶哭泣時無淚、眼部凹陷、口乾、未尿濕尿布 8 小時,或年齡較大兒童的尿液減少

  • 皮膚蒼白或發青(撥打 911)

Online Medical Reviewer: Amy Finke RN BSN
Online Medical Reviewer: Dan Brennan MD
Online Medical Reviewer: Rita Sather RN
Date Last Reviewed: 9/1/2024
© 2000-2025 The StayWell Company, LLC. 保留所有权利。 此信息不能代替专业医疗护理。请始终遵循医护人员的指示。
Powered by StayWell
Discla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