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高血壓(已確診)

今天您的血壓異常高。您的血壓升高可能有幾個原因。例如,如果您忘記服降壓藥,就會發生這種情況。或者,如果您正在服用其他藥物,例如一些哮喘吸入藥、減充血劑、減肥藥,以及可卡因和安非他明等非法毒品,亦會發生這種情況。
高血壓其他病因包括:
-
體重增加
-
飲食中含鹽量過多
-
抽煙
-
咖啡因
-
缺乏鍛鍊
-
劇痛
-
煩躁不安——即感到恐懼、憤怒或其他強烈的情緒
血壓測量值有兩個數字。收縮壓是較大的數字。這是心臟收縮時的壓力。舒張壓是較小的數字。這是心臟在心跳之間放鬆時的壓力。您會看到您的兩個血壓讀數。例如,一個人的收縮壓為 118,舒張壓為 78,將在病歷中記錄 118/78。在一段時間檢測血壓,測得的數值高於正常範圍,即可確診患有高血壓。
血壓分為正常血壓、血壓升高、1 期或 2 期高血壓:
-
正常血壓的收縮壓小於 120,舒張壓小於 80 (120/80)
-
高血壓的收縮壓 120 至 129, 舒張壓低於 80
-
1 期高血壓的收縮壓介於 130 到 139, 或舒張壓介於 80 到 89 之間
-
2 期高血壓的收縮壓為 140 或更高 或舒張壓為 90 或更高
高血壓失控會導致嚴重健康問題。它會增加心髒病發作、中風,以及腎和心力衰竭風險。不過,可以透過做很多事情來控制血壓。一般來說,如果您有高血壓,保持血壓低於 130/80 mmHg 可能有助於預防這些問題。如果生活方式的改變還不夠,您的醫生可能會開藥來幫助控制血壓。
家庭護理
採取措施降低血壓很重要。如果您正在服用降壓藥,以下指南可能會幫助您在未來減少或不需要服用藥物。
-
如果您超重,就開始減重計畫。
-
減少飲食中的鹽量:
-
開始鍛煉計劃。與您的醫療保健提供者討論最適合您的鍛煉計劃。不一定是很困難的鍛煉。即使是每週 3 次 20 分鐘的快走也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方式。
-
不使用刺激心臟的藥物。這包括許多非處方感冒藥和鼻竇減充血藥和噴霧劑,以及減肥藥。查看標籤上是否有高血壓警告。在購買任何非處方藥或補充劑之前,請務必詢問藥劑師該產品是否與高血壓和藥物有相互作用。
-
安非他明或可卡因等興奮劑對高血壓患者以及服用某些降壓藥的人士可能是致命的。永遠不要吃這些藥。
-
限量喝咖啡。考慮改喝不含咖啡因的飲料。
-
停止吸煙。如果您是一個長期吸煙者,這可能很難。參加戒菸計劃,以提高您成功概率。與您的提供者討論戒菸的方法。
-
學習如何更好地應對壓力。這是任何降血壓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放鬆的方法。包括冥想、練瑜伽和生物反饋訓練。
-
如果開了處方藥,請完全按醫囑服用。忘記服藥可能會導致血壓失控。不要停止服藥,即使您感覺好些或感覺不再需要服藥。與您的醫生諮詢。
-
如果您錯過了一劑或多劑藥,請諮詢您的醫療保健提供者或藥劑師,瞭解該怎麼做。
-
考慮購買自動血壓計。您的提供者可能會建議使用某種類型的血壓計。大多數藥店都有售。每天兩次測量血壓是理想的選擇,一次在早上,一次在下午晚些時候。盡量保持一致的時間。每天大約在同一時間檢查血壓,以便進行良好的對比。書面記錄居家測血壓讀數,並在約診時攜帶上記錄。
以下是美國心臟協會關於家庭血壓監測的其他一些指南。
-
測量血壓前 30 分鐘不要吸煙或喝咖啡。
-
測量前先上洗手間。
-
測量前放鬆 5 分鐘。
-
保持正確坐姿。確保背部靠在椅子上。不要坐在沙發或軟椅上。放鬆雙腳並平放在地板上。將手臂放在桌子這樣穩固、平坦的表面上,上臂與心髒保持水平。確保將袖套中間置於肘窩正上方。查看血壓計的使用手冊以獲取說明。
-
測量多個讀數。測量時,間隔 1 分鐘讀取 2 或 3 個讀數並記錄所有結果。
-
每天在同一時間測量血壓,或者按照醫療保健提供者的建議。
-
記錄日期、時間和血壓讀數。
-
下次約診時隨身攜帶記錄。如果您的血壓計有內置記憶體,下次赴診時只需帶上血壓計。
-
若您有幾個高讀數,請致電您的保健提供者。不要被一個高讀數嚇到,但如果幾次讀數都高,請諮詢您的醫療保健提供者。
-
注意:當收縮壓(高值)達到 180 或更高或舒張壓(低值) 110 或更高時,您需要緊急醫療。立即給你的保健提供者
複診
定期去自己的醫療保健提供者處進行血壓和藥物檢查是您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指示進行復診預約。帶上家裡的血壓讀數記錄去赴診。
何時尋求醫療建議
如果發生下列任何情況,請立即給您的保健提供者打電話:
致電 911
如果發生下列任何情況,撥打 911:
-
胸部、手臂、肩部、頸部或上背部疼痛
-
呼吸急促
-
劇烈頭痛
-
極度困倦、困惑或暈厥
-
臉、手臂或腿(尤其是身體一側)虛弱、刺痛或麻木
-
說話或視物困難
Online Medical Reviewer:
Callie Tayrien RN MSN
Online Medical Reviewer:
Stacey Wojcik MBA BSN RN
Online Medical Reviewer:
Steven Kang MD
Date Last Reviewed:
6/1/2022
© 2000-2025 The StayWell Company, LLC. 保留所有权利。 此信息不能代替专业医疗护理。请始终遵循医护人员的指示。